今年以來,昆山海關增設“保稅維修”新通關監管方式、率先進入長江經濟帶“區區流轉”新軌道、復制上海自貿區“選擇性征稅”成功經驗,取得實質性成效。
從“保稅工廠”到“保稅維修”
根據企業需求監管模式發生新變化
今年4月9日,研華科技以“保稅維修”方式向昆山海關申報進口兩臺待修復微型計算機,同日放行,由此誕生了我國首票“保稅維修”方式報關單。5月22日,微盟電子以此方式進口了第一批維修產品,拓展了公司業務新空間。在昆山綜保區內,越來越多制造企業開始享受“保稅維修”紅利,從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到光電產品,一個新的產業正在逐步興起。
昆山海關核銷一科科長徐占洲介紹,“保稅維修”是一項全新通關監管方式,借助“保稅工廠”老瓶,裝的是“保稅維修”
業務新酒。據介紹,“保稅工廠”是1998年我國為促進加工貿易發展而形成的監管模式,隨著加工貿易發展變化,企業又有了新需求。“我們在2013年就爭取以‘保稅工廠’模式開展維修業務試點。今年初,海關總署公告取消‘保稅工廠’設立審批,我們再次向總署建議,得到總署同意增設‘保稅維修’監管代碼。”徐占洲介紹,目前昆山兩家試點企業已有30多票報關單產生。通過這一新監管方式,加快了企業通關速度、減少了企業運營成本,將有利于促進昆山加工貿易第二次轉型升級。
從“單兵作戰”到“兵團推進”
“區區流轉”開啟通關一體化新軌道
今年5月8日,緯創一筆4萬多臺筆記本訂單不期而至,以往遇到這種情況,負責進出口業務的徐朝祺會感到焦慮,而這次依托“區區流轉”業務的實施,他淡定了很多。徐朝祺介紹,根據以前政策,每一票貨物進入昆山綜保區都要逐票報關。遇到周末,可能還要被耽誤一兩天,給完成訂單造成困擾。現在,依托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讓長期困擾他的煩擾一掃而空。“以我們這次4萬多臺的訂單為例,過去的話,每天可能要做20筆單證,做20次報關,現在走了‘區區流轉’之后,只需要做一次的核放單,在月底集中報關一次,每票節省兩小時左右。”徐朝祺說。
昆山海關監控一科主任科員吳杰介紹,“區區流轉”業務是借助系統實現數據傳送,輔以分送集報、自行運輸等便利化措施,使得保稅貨物在特殊區域快速流轉,是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重要舉措。所謂區域通關一體化,即在任何一地貨物報關后,在區域內其他海關無需再次申請報關,進而實現“多地通關,如同一關”。
目前,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特殊監管區域之間貨物流轉實現了一體化監管。吳杰以英特爾貿易公司為例介紹,原來流程是客戶上午10點半下單,到下午4點左右才能完成報關,貨物運至昆山約晚上8點。采用“區區流轉”保稅結轉流程后,通關時效從原來的1天縮短為3個小時,總時效提升了50%以上。據測算,僅英特爾,每年節約報關費用和庫存費用超過300萬元。目前,英特爾基本可以做到上海和昆山跨城市間4小時之內完成從企業下單到貨物入庫的配送。
從“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
復制“選擇性征稅”為企業省錢
今年4月16日,昆山楊皓光電有限公司申請以“選擇性征稅”方式內銷少量成品投影機,昆山海關當日辦結通關手續。這是昆山海關復制上海自貿區成功經驗,受理的首票“選擇性征稅”貨物。昆山綜保區由此成為蘇州地區首個復制此項創新舉措的特殊區域。
“選擇性征稅”與以往的征稅方式有何不同?昆山海關核銷二科副科長邵京介紹,以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的保稅加工企業,其產品出區內銷時,只按內銷時的狀態即成品征稅,關稅按成品適用稅率及成品內銷價格計征。實施“選擇性征稅”政策后,區內企業可選擇對企業有利或稅負較低的征收關稅方式征稅,這將有利于區內企業整合生產資源、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優勢。
“2015中國昆山第28屆聯訊國際機床模具橡塑自動化展覽會”將于2015年10月28-30日在昆山花橋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展會由上海聯訊會展服務有限公司專業承辦,本屆展會主題:裝備制造與轉型升級,規劃展出內容和展區設置分別是:數控機床展區、模具制造展區、五金機電展區、焊接切割展區、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展區等。預計來自國內外500余家廠商參展,1200個標準展位,展出面積20000平方米,計劃接待采購商、專業技術人員和前來參觀的社會各界人士30000人次,展會總成交一億五千萬元,帶動相關消費5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