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政府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提出,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自主發展、開放合作”的基本原則,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5.1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再談中國制造2025,總理為《中國制造2025》明確了“路線圖”,即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推動傳統產業變革。如今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軍事、醫療、房地產、金融等行業的發展都是非常迅速,可以說所有行業都以制造業為基礎,小到鐘表一個不起眼小齒輪的制造,大到醫療器械甚至航空母艦的制造,都離不開機床,李克強表明:“發展智能制造要以高端裝備、短板裝備和智能裝備為切入點,狠抓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突破傳感器、工業軟件、工控系統等瓶頸制約,集中支持重點領域創新發展和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急需裝備的工程化、產業化,啟動實施新材料等研發和應用重大工程,持續提升基礎研究、開發應用和系統集成能力”,CME中國機床展把《中國制造2025》這一關鍵方向做到了極致,“智能制造”作為CME中國機床展主題展區的最大亮點,近800家優質展商,六大展區包括:智能工廠展,金屬切削機床展區 ,金屬成型機床展區,工量刃具展區,機床附件展區、國際展區,近10萬人次的專業觀眾,其中80%的買家具有最終決策權,60%的觀眾已連續三年參觀中國機床展,三年來現場交易量逾26億元,占比中國機床市場消費總額的1.38%,這就已經足夠說明CME中國機床展的效果與質量。
當今制造業,大企業吞并小企業的早已司空見慣,對此總理指出:“要創建《中國制造2025》示范方陣可以讓大中小企業在區域內集群式融通發展,形成一個環境、一種氛圍,進而帶動整個國家的發展,到全球市場發揮競爭優勢。”中小企業的生存越來越艱難,《中國制造2025》絕對不是光指大企業,制定相關方案和支持措施時千萬不要只瞄準大企業,對中小企業要予以充分支持,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李克強說,“許多中小企業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智能制造,已經成為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不可忽視的力量。關于這一點,CME中國機床展做的更是無可挑剔,世界大中小企業數百家每年都匯聚在CME中國機床展的舞臺上,像是:埃馬克、斗山、津上、西鐵城、北村、韓華、優技因特、亞崴、高鋒、榮田、鐵王、潭佳、墩豐、慶鴻、德川、大僑、創世紀、 德揚、珈瑪、克邁特、厚道、毅興、中隈等品牌。
會議決定要抓好試點示范,因地制宜建設“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群)和智能制造示范區,擇優創建一批“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支持在政策和制度創新上先行先試,形成智能制造創新氛圍和產業集群,打造新的增長區域。
李克強強調:“當今世界有利于和平發展的因素開始不斷增加,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發揮好中國獨特優勢,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無論是《中國制造2025》的哪個方向,CME中國機床展不敢說是業內第一,作為后起之秀,短短三屆,12天的展出時間,CME中國機床展已經成為華東地區最大最專業的機床展,展會立足長三角,服務全中國,面向全世界,為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做出了微小貢獻,相信未來CME中國機床展會攜手展商觀眾繼續共助中國制造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