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今年業內最In之話題,非全面屏莫屬。從兩年前的日本,夏普推出crystal類全面屏手機,到2016年10月,小米推出驚艷四周的Mix,再到最近火熱的印度智能手機Canvas Infinity。全面屏總以它炫麗的顏值推起一輪又一輪熱潮。而使用全面屏以后,指紋無處安身不算個大問題。其實指紋識別只是我們生物識別方式之一,還有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眼紋識別、手掌識別、耳廓識別、虹膜識別、表情識別、掌紋識別、聲紋識別、步態識別、筆跡識別、視網膜識別等等。只不過目前的指紋識別方式最簡單,最普及。
指紋識別技術是一整套軟硬件結合的技術方案。
硬件端:手指通過接觸的方式,借助電容式/光學式/射頻式對指紋進行掃描采集。
軟件端:DSP指紋圖像處理器對生成的指紋圖像進行預處理、二值化和細化,提取出來的指紋特征通過軟件算法與預錄指紋庫進行比對驗證,最終輸出識別結果。
對于全面屏的指紋識別方式,業內人士表述了以下幾種可能性。
1.在全面屏的下額,放一顆小尺寸的指紋識別芯片,就像前天夏普發布的手機。但是這個由于指紋識別的面積小,對算法要求很高,算法不到位,識別精度受影響。目前芯片公司都在小尺寸指紋芯片上,提升算法解決識別精度和速度的問題。
2.顯示屏下指紋(under display ),采用光學傳感器。這個,本應該是最合適全面屏的方案,Under Display 是把指紋識別芯片放置在顯示模組下方,可以同時實現全面屏和指紋識別的功能。但是目前量產良率還不夠,它的難度在于光路系統。
3.指紋傳感器位于前面屏的玻璃下(under glass ),同樣采用光學傳感器,與前面提到的顯示屏下指紋不同,該區域沒有顯示功能,也就是說與全面屏的顯示功能會分開。這種方式稍微簡單一些,但是同樣會涉及到工藝良率問題。目前有廠商準備把上面這個under glass 光學指紋做在顯示屏后蓋的玻璃下,后蓋玻璃不用開孔,整體上會更美觀。這樣,整個全面屏的前臉沒有指紋。
國際攝像模組和機器視覺技術展覽會暨深圳國際全觸與顯示展應運而生
當然,如果全面屏手機后蓋是金屬,那么指紋放在后蓋上,就和傳統的電容指紋沒什么區別。綜上所述,現如今,全面屏,指紋識別,雙攝模組等新應用的誕生的確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精彩體驗。同時,也給電子制造加工提出了史無前例的精度標準。為了達到這些超出人眼感官的加工精度,保證產品的品質,結合機器視覺定位功能的超高精度自動化加工設備、各種機器視覺在線、離線檢測設備成了電子制造商們打造自身競爭優勢的利器。國際攝像模組和機器視覺技術展覽會應市場之所需,集中展示機器視覺及攝像模組最新技術和解決方案,促成創新技術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展會與深圳國際全觸與顯示展同期舉辦,通過產品展示和主題論壇相結合的形式吸引了來自全球觸摸屏、顯示器、家電、平板電腦、手機方案設計和消費電子制造業的下游買家參與。為攝像模組和機器視覺產業鏈的供應商創造了一個維護客戶關系,獲取銷售線索,推廣新產品,樹立企業品牌形象的專業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