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鍛造加工廠于1968年建廠,1983年與CY集團云南
機床廠建立協作伙伴關系。22年來一貫嚴格遵照云南機床廠下達的生產任務,不折不扣、保質保量全面完成。1999年1月,業強以承包方式取得了企業的經營權;2002年10月,江川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將江城鍛造加工廠以競標的方式進行拍賣,業強以 125萬元中標,取得企業的所有權。
2004年6月,云南CY集團與沈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實施了戰略重組,重新構筑中國
車床制造業的新格局,并于7月18日發出《致云南CY集團供應商和協作廠的一封信》,CY集團迅速啟動生產經營,并確立了三年內年產量達10000臺的目標。作為多年的協作伙伴,我們曾共同分享過成功的喜悅,也承載了低谷的困難和責任,在為CY集團感到由衷欣慰的同時,也深深感到作為協作廠所面臨的巨大機遇和挑戰。為此,我們不惜多方籌集巨額資金購置生產設備,努力擴大生產規模,培養生產骨干,力爭為CY集團實現戰略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成為CY集團最優秀的協作廠。現將有關情況簡介如下:
一、基本情況
江城鍛造加工廠位于云南省江川縣江城鎮人民政府駐地,交通便利,距昆明80公里、縣城15公里,離撫仙湖孤山風景區3公里,是云南CY集團有限公司的協作廠之一,江川縣“重合同守信用”單位。江城鍛造加工廠屬個人獨資企業,廠長業強,副廠長業猛、蔡立德。工廠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有行政辦公樓二座(兼營住宿等),設下料車間5間、鍛造車間13間和加工車間10間,共有原料、鍛件和產成品等倉庫7間,
工具房2間,擁有職工食堂4間、浴室6間等,2004年底總資產373.16萬元,其中固定資產205.97萬元。
二、生產設備和工人情況
(一)生產設備及生產能力:2004年6月前僅有2臺弓
鋸床、3臺汽錘、3臺車床、1臺正火爐。一年多來先后投資90多萬元進行改擴建,目前共有4臺
帶鋸床、10臺汽錘、14臺車床、2臺
銑床、1臺
磨床、2臺
鉆床、1臺正火爐。生產能力可保證CY集團每月1200臺生產任務所需零件(鍛件、車、銑、磨工件,粗車、精車完工件);鍛件每月可完成100噸以上生產任務,強項主要是技術含量高的小件部分。
(二)工人情況:2004年6月以前僅有工人20余人,其中熟練技術工人僅8人。目前已有工人 80 多人,其中:熟練技術工人 30人,學徒 9 人;20至30歲的工人 60 人;具有高中文憑的工人 30 人,具有專業技術證書的工人 26人。工人平均工資水平從過去450元左右提高到目前1000多元。
三、生產管理情況
江城鍛造加工廠把“生死存亡在市場、興衰成敗靠質量,今日的質量就是明天的市場”作為信條,把“質量”和“信譽”作為工廠的生命。質量是工廠的未來,重質量才能上臺階,增效益才能創品牌。同樣,重信譽才能在保質保量的同時做到按時交貨。質量和信譽能否得以保證,管理是關鍵。為強化管理,提高效率,我們采取“縱向”的生產環節和“橫向”的生產部門相結合進行生產管理。首先,由廠長主持,各車間主任根據CY集團下達的任務,共同商討制定生產月度計劃。其次,由各車間主任將月度計劃細化到每日工作量和每人工作量。再次,車間主任進行生產指導,確保生產過程符合要求,產品質量得到保證,各車間主任之間交叉監督。最后,由質檢員和車間主任共同進行產品驗收,若出現次品當場作廢處理或返工,若檢驗未查出次品但在交貨后發現并造成損失,由質檢員、工人分別承擔相應責任。本著“事故出于麻痹,安全來自警惕”的思想,全面執行勞動安全法規,強化安全生產管理。
四、財經管理情況
在2004年7月取得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后,聘請專人擔任會計,健全了會計制度。隨著工廠規模和業務量的不斷增加,會計對工廠行政管理、生產管理和輔助決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越來越明顯,得到工廠領導的重視,并于2005年6月購買正版金蝶財務軟件,實行電算化會計,進一步規范了企業的經營行為。
多年來與CY集團的精誠協作,特別是過去一段時間的低迷局面,使我們深刻認識到,各協作廠與CY集團的命運是聯系在一起的,可以說是“唇齒相依,唇亡齒寒”,只有協作廠提供的零件保質保量,CY集團的最終產品才能得到保障,CY集團才能不斷發展壯大,各協作廠也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為此,我們倍加珍惜這次難得的發展機遇,希望能與CY集團一起并肩奮斗,共鑄輝煌。
目前,CY集團對各協作廠的合作方式進行調整,以招標方式重新確定協作關系,對各協作廠的設備水平、技術水平、管理能力、資金實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江城鍛造加工廠作為與CY集團合作22年的協作伙伴,經受了時間的考驗,并且依然欣欣向榮,不斷發展壯大。我們有信心、有實力接受各種挑戰,為CY集團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