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德經貿關系發展很快,經貿關系發展很快,經貿潛力很大。德國是經濟高度發達的工業化國家,是歐洲頭號經濟大國,中德兩國經貿合作發展迅速,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經濟貿易伙伴,2000年中德貿易總額為196.87億元,中國在德國的出口國家排列順序中已上升至第15位。中德貿易互補性強,市場容量大,因此經貿發展很有前途。
第二,德國是展覽大國。德國的展覽歷史悠久,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堪稱展覽強國。該國每年舉辦國際經貿博覽會200多個,展出凈面積約1000平方米。在目前世界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德國展覽業一枝獨秀。從展覽業的經濟產值來看,德國展覽業直接產值45億馬克(折合美元約22億多元),社會綜合消費約250億美元。中國展覽業是在近20年才發展起來的,中國的展覽業直接產值40億元,社會綜合消費240億元,與德國相比差距較大。
第三,德國展館面積最大,排行世界榜首。1998年西歐十大展覽中心展館,德國占據5個,展館面積1,414.155平方米,名列世界第一,其中漢諾威展館46.9萬平方米,另外法蘭克福、科隆、杜塞爾多夫和慕尼黑排列在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我國目前展館規模小而分散,沒有一個航母級的展覽中心,以北京為例,展覽館有6個,面積合計11.2萬平方米,其中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面積6萬平方米,其它的都只有1—2萬平方米,已不能滿足目前舉辦大型展覽的需要,所以,國家已批準在順義天竺開發區籌建新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第一期工程總建筑面積為40萬平方米,擬建展館22..4萬平方米(展廳20個),將成為全國規模最大,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會議展覽中心。
第四,從銷售面積和辦展數量來看,德國位居老大。德國五大展覽中心全年舉辦國際性貿易博覽會約194個,凈銷售面積597.6萬平方米,從西歐十大展覽中心銷售面積和辦展數量來看,漢諾威銷售面積1277.089平方米,名列第二位,展覽49個。位居第三、四、五、六位的分別是杜塞爾多夫,銷售面積1285.522平方米,展覽41個;法蘭克福銷售面積1249.500平方米,展覽48個;科隆銷售面積1118.132平方米,展覽24個;慕尼黑銷售面積1073.235平方米,展覽32個。其中慕尼黑展覽中心場館只有10多萬平方米,而一年舉辦32場展覽,銷售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辦展頻率很高。
第五,德國舉辦的展覽會規模大,知名度高。從西歐20大專業貿易展覽會按凈展出面積排序2000年—2001年度德國占了16個。而德國漢諾威展覽中心獨占5個,其中名列第一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凈面積45.6萬平方米,第二名的漢諾威通信和信息技術博覽會凈面積43.2萬平方米。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參展商3804家,觀眾804854人次。漢諾威通信和信息技術博覽會參展商8089家,觀眾49252人次。德國舉辦的博覽會在世界上知名度很高,有強大的吸引力。
第六,德國舉辦展覽會的國際性和專業性很強。從博覽會的參展廠商的構成和觀眾成分來分析是最好的依據。例如1999年杜塞爾多夫秋季國際鞋展,展出凈面積94.129萬平方米,國內外參展廠商1883家,外國廠商1656家,占88%,共接待觀眾50735人次,其中外國觀眾34601人次,占68%。1999年法蘭克福國際博覽會凈展出面積18.7萬平方米,來自92個國家和地區的4996家廠商參展,其中外國廠商2680家,占53.6%,接待觀眾12.2萬人次,其中國外觀眾33480人次,占27.9%。1999年漢諾威博覽會展出凈面積27.3萬平方米,來自69個國家的7689家廠商,其中外國廠商3594家,占46.7%,共接待觀眾28.2萬人次,其中外國觀眾68632人次,占24.3%。1999年科隆國際家具博覽會,凈展出面積17.6萬平方米,來自46個國家的1628家廠商,其中外國廠商1038家,占63.7%。科隆世界食品博覽會展出面積15.1萬平方米,來自91個國家的5585家廠商參展,其中外國廠商4373家,占78.2%,共接待觀眾18.3萬人次,外國觀眾73482人次,占40%。從這些展覽會可以看出外國廠參展的比例很高,同時外國觀眾很多,所占比例高得驚人。